国家级精品课程——理论力学

《理论力学》是航院、机械学院和水土学院相关专业的必修课,是校级公共基础课,是工科学生学习的第一门面向工程的基础课,是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基础,是工科教育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。《理论力学》在高等数学、大学物理的基础上,密切联系工程实际,介绍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;培养综合运用数学工具、物理概念、力学原理研究力学问题的能力;为后续的专业课打基础。通过理论力学课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、抽象简化能力、实践应用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创新能力。

1952年院系调整,清华大学从各工科院系抽调相关人员,组建了理论力学教研组专门从事理论力学的教学工作。理论力学教学团队目前有12名主讲教师和2名实验教师,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、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,成员中有1人担任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、1人担任航空航天教指委委员、1人担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。团队承担了清华大学全校的理论力学教学工作,年均选课学生800余人次。

为了在大幅度压缩学时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,课程团队对多学时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改革。将牛顿力学与分析力学双轨融合,强调理论力学体系的系统性、逻辑性及应用的灵活性,通过“提炼精华”而非“删繁就简”或“压缩饼干”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减至60学时。团队根据新课程体系结构编写了一套理论力学立体化系列教材,并编写和翻译出版了多本新教材和习题集,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素材。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,课程团队还建设了与课程配套的4个教学实验,近年又将实验数目增加到6个。团队积极开发多样化教学手段,建设了“理论力学教学网”、“理论力学网络试题库”、“理论力学多媒体素材库”、“理论力学多媒体教学系统”和“理论力学慕课”等多媒体资源和软件系统。“理论力学慕课”于2014年正式上线,有13所高校选用了该课程、3万人次选课,入选“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”。

清华大学理论力学课程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教学质量。1987年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,1989、1993和1997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分别荣获北京市级奖、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。《理论力学》于2002年被列入清华大学首批“百门精品课”建设项目,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,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,201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,2017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2019年入选清华大学标杆课程,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,多次获北京市和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。

理论力学教研组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、注重理力教学精神传承,在人员数量增长的同时确保教学的高质量。对于首次承担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,聘请资深退休教师全程听课指导,在宏微观多个层面把关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,帮助青年教师践行教育教学精神和理念、提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吸引力。教研组获清华大学校先进集体称号,团队成员荣获多项教学奖项,包括国家级教学奖2项、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、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人、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、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、校新百年教学成就奖、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校先进工作者各1人、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7人。